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工业园区规划规范要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工业园区规划规范要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建设规划。大型园区、产业新城的整体建设规划要从城市土地使用与空间布局、市政配套,以及产业分布上着手,着眼未来、立足现在、统筹兼顾、系统规划。对产业新城的产业用房、商业配套与住宅配套,规划合理的建设开发比例与空间布局。
(2)建筑规划。建筑规划须结合产业定位,确定建筑标准与建筑配套,不同行业类型的产业园建筑规划要体现出鲜明差异,比如工业园的建筑规划与文化创意园的相去甚远,工业园中的制造型园区和物流型园区的建筑规划也截然不同。
(3)工程规划。明确先建什么? 后建什么? 不要小看工程规划,它与产业规划、企业招商密切相关,如果建设未能按照规划如期进展,就会造成产业配套不落实、招商工作难推进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者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科技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年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产业园区规划是比较全面的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园区的建设经营规划涵盖五大方面:产业规划、建设与建筑规划、招商规划、运营规划及经济指标规划。
小微企业园应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符合规划要求,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
2、四周边界清晰,有明确的园区名称和运营管理机构;
3、入驻企业20家以上,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占70%以上;
4、提供基本配套服务和若干项企业公共服务;
5、以制造业为主的小微企业园建筑面积一般应在2万平方米以上,其他小微企业园建筑面积一般应在1万平方米以上。
不得小于300米。
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但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25。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如果工厂噪声太大,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
根据正常工况下产生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无组织排放源强计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价结论,作为项目与周围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控制间距,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工业区与居民区的距离标准国家规定,一般直线距离要在1000米以上,如果离得太近就会影响正常起居。
解析:
1、工业区往往会排放废气,污染环境。不同地区的主导风向不同,如果某地只有一个主导风向,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把住宅区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工业区要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2、如果某地的主导风向不止一个,住宅区就要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或者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工业区要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者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工业园区规划规范要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工业园区规划规范要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