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工业化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有哪些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什么?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有哪些

①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②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因为工业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但是,我国现在实现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条件有很大不同。当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大量过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实现工业化,又不可能像发达国家当年那样依靠同广大殖民地的不平等交换,而必须依靠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打开销路。因此,必须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③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④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我们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扩大就业。

建国初期我国独特的工业化道路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评价?

一个是政治上的一边倒政策,得到了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苏联方面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大力援助;其次是迅速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比如剿匪战争和土地改革,以及公有制的快速建立,还有就是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的发展环境得到安全保障,东北工业基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然后,有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重要的原因(一五和二五计划)。

总而言之,首要的前提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然后就是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规划,当然,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

中国重工业发展的必然性?

发展重工业的必然性: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形成背景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之后,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和稳定,并把国家工业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从而在客观上和主观上为中国开始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伊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要在中国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他们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就是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认为,当时中国的现代性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左右。1949年底到1950年5月,燃料工业部、重工业部先后召开专业会议研究工业建设问题,当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重工业生产总值仅为37亿元。

十分明显,要搞工业化,首先必须有生产资料,有动力和原材料,因此,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当时中国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从理论上看,中国工业化道路一开始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与列宁进一步归纳和发展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密切相关。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怎么走?中国的工业化将采取什么发展战略?从当时世界范围内既成的可供选择的工业化战略模式来看,在东西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下,只有走自己的模式才能适合中国的国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动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