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和地点

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和地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化融合是什么?

所谓“五化融合”,是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要融合发展。在这“五化”中,城镇化是统领,它是衔接其他四化的基本载体;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支撑,这是能否实现“五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绿色化是方向,它指明了“五化融合”的发展前景;信息化是手段,它为“五化融合”发展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五化融合、城乡统筹”的总思路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意义深远,它是完成全委会提出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乡一体发展”这两大核心任务的根本前提。

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和地点

我国工业化基础是在?

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放初期,我国工业基础极端落后。1949年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工业产品中钢15.8万吨,原油12万吨,原煤3200万吨,发电量43亿度,水泥66万吨。不仅工业资本存量小,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工业结构也不合理: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工业只占26.2%。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并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主导的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五”时期,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4%,其中原煤产量增长98.5%,原油、发电量、钢、机床产量分别增长1-3倍,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6.3%,其中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5.5%,工业企业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由1952年的25.4元增加到1957年的34.6元。  据统计,“一五”期间,开工的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其中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重点建设,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飞机、汽车、重型和精密机器等一大批基础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建立起来。“一五”时期,被公认为新中国前30年发展稳定、投资效益最高的时期。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

基础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完成成就:

1、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

2、基本建设

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超过原来计划427.4亿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相当于1952年底全国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3、工业发展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什么初步基础的核心要点?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是初步基础的核心要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召开时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