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文献展”本月在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分为《国民生活》、《人民英雄》和《公民时代》三个单元。第一次是从“平面设计”开始的。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包括“日历卡”、“宣传海报”在内的各种海报都以相对系统的方式展示。同时组织十余名中青年学者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本次学术展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反响。业界认为,它提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领域,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用的学术支点。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对深圳设计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科研辐射力不足的担忧。思考和讨论。尽管深圳的设计样本领先全国,各类回顾展专业且频繁,但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的基础和后续性欠缺,学术结构亟待完善。据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研究收藏部主任黄志成介绍,“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文献展”是中央美术学院为国际联合会年会策划的学术展览。平面设计协会。举办时间:2009年10月,曾在北京展出过一次。此次移师深圳,是因为策展人徐平考虑到展览深化的需要。深圳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海报提供了充足的样本。相关课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加立体地反映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变化也更加完整地勾勒出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的历史。 深圳市平面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曾军认为,本次文献展的价值在于填补了深圳设计学术研究的空白。他表示,深圳有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也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但学术辐射力很有限,专业声音太弱。深圳的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行业之外。协会本想组织一批专门的人力来推动理论编写工作,但一直未能实现,因为大多数设计师被巨大的商业需求压得喘不过气来,难以退出。深圳设计一直处于弄巧成拙的境地。一种自下而上随机增长的状态,没有形成同步的研究体系。像文献展这样举办回顾展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并不多见,尽管展示的样本和历史资料非常有限。平面设计师黄黎光指出,深圳的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相对滞后,学术建设必须依托艺术机构和院校的平台和资源。毕竟作为一个商业机构,设计公司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的,而且需要专门的人员。人力和时间充足。但撇开设计样本的收集和呈现、设计历史的整理和归档、设计理论的完善和拓展这些宏大的主题不谈,这些只是字体开发等小项目,在深圳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结果。 深圳华美术馆相关人士提出,不同环境的城市,设计学术建设的目标和目的也应该不同。深圳的城市建设和历史,以及设计产业的发展和积累,只有三十年的年轻历史。深圳深受经济环境和市场因素影响。当前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设计市场虽然在技术和视野上不断寻求创新和变革,但难以承担起传播设计艺术和学术建设的重任。深圳自己的设计学院建设需要实践和时间的积累,需要扩大设计理论研究人员,需要深入进行专业理论教育,需要丰富和普及世界设计历史知识,需要更多地交流和学习世界设计研究成果,等等,涉及到多方面的改进。
深圳大学已参与设计博物馆项目规划,大学或将成为设计研究的源泉。深圳设计面临着发展迅速但学术辐射有限的尴尬局面。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表示,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深圳大学正在积极开展设计研究工作。他表示,深圳大学设计学院目前设有七个专业方向,并正在逐步与艺术机构和行业建立联系。比如两年一度的国际设计教育论坛、与深圳室内设计“深圳十人”联合举办的两场“方盒子”设计大赛、与关山月美术馆合作的每月一次的“四面论坛”等。同意大学应该负责大部分学术研究。他透露,深圳大学已参与深圳首个设计博物馆项目的规划。在各方初步达成的设想中,深圳大学至少会成为设计博物馆。建成后,还将起到收藏和展览之外的桥梁作用,比如为知名设计师设立短期高端工作室,链接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为科学探索提供最生动的信息。研究。第一手资讯等,立足本土设计,辐射全国乃至国际。据介绍,深圳大学已经开设了设计理论和设计管理专业课程,相关师资充足。然而,启动一个新的研究项目并为其配备人员需要一套程序,这需要时间并且仍处于构思和开发过程中。准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