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官方网站www.shanghaibiennale.com 微博http://t.sina.com.cn/shanghaibiennale ------ 2010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彩排每日我们的生活就是为第二天的排练,而生存就是一场排练。一切都还在排练中,一切都还悬而未决。学术主题:《排演》 策展团队:范迪安、李雷、高士明执行策划:高士明策展助理:华艺开放时间: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 展览期间:2010年10月2日
活动说明----------------
官方网站www.shanghaibiennale.com
微博http://t.sina.com.cn/shanghaibiennale
------
排演
2010第八届上海双年展
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第二天的预演,生存也是一次预演。
一切都还在排练中,一切都还悬而未决。
学术主题:《排练》
策展团队:范迪安、李雷、高士明
执行策划:高士明
策展助理:华毅
开放时间:2010年10月23日(周六)
展览时间:2010年10月24日(星期日)至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
两年来,全球资本遭遇了新一轮危机,又遭遇了又一次绝境。随之而来的是,当代艺术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机。这不是现代主义者创造性个体深处的精神危机,而是瘟疫般的世界性弱点,或者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系统性疾病”——。艺术系统的生产力远远大于个人创造力。艺术家无法逃脱被艺术体系雇佣的感觉和被“社会命令”的命运。拟像和角色扮演无处不在。 2010年上海双年展将致力于追问:在当前由国际话语、国际展览、世博会、跨国资本组成的无限无缝的艺术体系中,如何摆脱艺术创作的僵局?如何发现这个被全球资本主义占领的“艺术世界”的内在边界?除了“制度批判”和“社会参与”,当代艺术实践能否发展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
展览作为艺术与公众的交流空间,是一个超越日常生活世界的飞地。它既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又超出了日常生活的范围。它的存在方式与戏剧类似。就当代艺术而言,展览就是它的剧场。展览不仅是艺术表达和代表日常生活的剧场,也是艺术世界本身的代表性剧场。同时,展览首先是艺术的自主领域。在这个自治的领域里,艺术家成为立法者,这是现代主义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但为什么艺术家对展览既热切又怀疑呢?为什么艺术家对展览的依赖让我们感到不安?对于艺术家,尤其是装置和录像艺术家来说,展览正在成为创作的第一场,艺术家的作品被展览绑架成一种机械创作。近十年来,甚至机制批判也成为机制创作的常态。更重要的是,展览作为艺术的自治领域和公共领域的飞地,已经成为全球资本生产、展示和消费的集散地……
另一方面,如果艺术真的是“日常生活的实践”,那么展览还有什么必要呢?展览现场是艺术家作品的目的地吗?如果说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主体间的相遇、分享和普遍联系,那么它就是群体与大众的对立,邻里与宣传的对立,日新月异的“日常”与堕落的定制和买办的对立。媒体系统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流行文化”。那么这次展览是这场对抗的基础吗?或者相反,展览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领域,是否已经成为更大、更真实的日常互动空间中可有可无的游乐场?
然而,展览不仅仅是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它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空间、一个发布空间或一个实现空间。展览首先是一个创意空间。展览的悖论在于,——展览的目的不就是展示不能展示的东西吗?每个时代,总有一些难以呈现的东西。这并不意味着这种难以呈现的东西是现成的,但因为一些人为的限制而无法出版。事实上,这种无法呈现的东西并不存在于“表象”之前,它是由“表象”产生的。让不可见之物变得可见的“呈现”不是抵抗,而是建构。展览不是作品的发布,而是事件的创造。正是在这里,展览同时成为了戏剧和“反戏剧”。布莱希特和阿尔托之后,再现的舞台崩溃了,戏剧打破了它的自主性,“戏剧”和“场域”再次分离和封闭。
“戏”与“场”的分离与断裂,正是“排演”自我消灭、自我拯救的地方。 “排练”是一种非正式的表演,是一种可以反复重复的实验。排练可以把任何地方变成剧院,也可以把剧院变成日常空间。在排练的那一刻,剧场不再是一个注定看与被看的舞台,不再是一个排除现实的表象空间,而是一个自我欣赏不断被打断和暴露的世界。排练是介于台前和幕后的中间状态,也是介于戏剧和日常生活之间的中间状态。
在伯格曼的电影《排练之后》中,至关重要的一切都发生在剧院之外,与可排练的戏剧和不可排练的生活(什么是不可排练?政治、历史和……生活)一起穿插在一起。在《八个半》的结尾,费里尼将故事中的所有演员和角色都放在舞台上一起狂欢。他们既是他们扮演的角色,也是他们自己(演员不也是角色的一种吗?)。这就是“排练”,一种练习,一种“表达的中间状态”,比表演更真实、更轻松,而且可以随时暂停、重新开始。
那么,展览可以排练吗?艺术家为展览进行创作,是否就像演员在排练表演?展览开幕的那一刻是否就是艺术创作的最终完成?还是说展览就是排练,展览必须也只能是排练?
所有的展览都希望成为一个结论,一个宣言,一个最终的表演,一个完美的戏剧。事实上,这只是一次排练。因为进入剧院时,所有观众都戴着“观众”的面具(在古希腊戏剧中,所有个性都只是差异的面具),大众的戏剧体验分裂了工人、教师、商人、学生……这些无限多样化的个体(多重性) )被驯化为“观众”角色的扮演者。排练时,排练厅是开放的,因为观众尚未到场,在场的每个人都是排练的参与者。排练的剧场是开放的,因为我们只是“艺术”史诗剧的排练者。艺术本身的决定就是历史的决定。历史没有终点线,艺术史也依然悬而未决。
展览就是排练。与舞台表演相比,“排练场地”更加日常化。然而,排练并不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已经变成了一场戏剧。只有在排练中,我们才能逃离日常的剧场,逃离日常生活。生命堡垒对个体的统治进入了生命政治解放的时刻。
展览就是排练。戏剧表演并不能获得解放。因为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就结束了,所以它成为一次性事件,很快融入日常生活。也因为在剧院里,观众只是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从一个梦到另一个梦。我们还没有摆脱“戏中人”的不自觉状态。我们是集体梦想的受害者、被动的观众、定制的他人。只有在排练中才能落实观众作为主体的参与。然而,这却是与所谓“社会参与”、“公众参与”相反的行为。后者是艺术家对社会的介入和参与。就好像艺术家原本就不在社会中一样。艺术家进入日常生活的剧场。相对于“公众”或社会,他或她仍然是居高临下的“主权者”;而“排练”则邀请大家进入我们的排练场,参与到艺术的制作中,就像在排练场一样,演员和灯光设计师、老师和学生、政治家和工程师一起在舞台上。这里的关键是在“参与”的框架中,“公众”和“社会”只是单数,而在排练场中,所有的排练参与者都被维持为无限不同的个体,即“众数”)。
展览就是排练。 “排练”是一种解放,因为一切都还悬而未决。在本届上海双年展的框架下,策展不是总结、调查或再现,而是组织排演。只要排练还在继续,展览剧场还没有关闭,还有未来。今天,艺术系统的生产力远远大于个人的创造力。艺术家很难摆脱被艺术体系雇佣的感觉和被“社会命令”的命运。模拟和角色扮演无处不在。 《排练》号召艺术界的同仁们脱下角色扮演服装,逃离制度化的艺术剧场,逃离日常剧场,成为“未定义”,回到我们的排练场地,进入到自发和自发的过程中。自由练习。
对于第八届上海双年展来说,“排练”并不是一种展览形式的隐喻,而是一种思考和运作的方法。双年展想做的就是以“排练”为策略,邀请艺术界的不同参与者: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收藏家、博物馆馆长以及各类观众来到双年展的排练场。进行排练,以思考艺术实验与艺术机构之间、个人创作与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
双年展将自己定义为“排练”,一个反思性的表演空间。正如布莱希特所指出的:“排练者并不希望‘实现’一个想法,他的任务是激发和组织他人的创造力。排练就是实验,就是探索此刻的多种可能性。排练者的使命是揭露所有刻板的、传统的和惯常的解决方案。” 2010上海双年展的“排练”是艺术界的自我排练,是对自我、自我解放的不断提醒。用“排练”对抗“表演”,用“排练”对抗“生产”,用“排练”对抗“ “话语实践”,策展人所做的就是分工和组织、聚集和动员。
根据充满活力和行动力的“排练”主题,2010上海双年展的策展过程分为“拓展”和“回归”两个步骤。拓展部分是指2010年7月至9月期间,分别在纽约、西班牙和北京进行“巡演排练”;返回部分是指“巡演排练”返回上海主展。三个“巡回排练”将构成主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 “拓展”和“回归”两个步骤,是上海双年展将自身问题放到世界舞台上进行检验和预演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上海双年展对国际艺术界的回应和反馈。
“巡演彩排”预计于2010年7月开始,10月结束,共三站。双年展计划邀请近二十位在全球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思想家、策展人和艺术家参与“巡演排练”计划,并在展览运营层面设立“表演委员会”(ActingCommittee),参与并协助规划。参展商为双年展“巡演”进行学术研究和组织工作。
“巡演”计划将邀请思想家、艺术家、策展人参与,强调话语生产与视觉生产的融合。每次“排练”持续一周,以不同艺术机构为剧场,以当地艺术家正在进行的作品为基本“情节”,以艺术家的研究文献和感性数据为“道具”,展开创作过程,开启艺术创作的境界。暗箱使其成为一个开放的排练空间,邀请思想家、策展人作为“演员”,通过辩论、讲座、写作等方式参与艺术生产的排练过程,从个人创作中打开封闭的多重视角。不同的角度。可能性。 “巡回排演”体现为一个创意实验室,艺术劳动的真实资源、艺术家的创造力、艺术史知识、艺术体制的局限性、批评话语和观众都被搬上了舞台。同时进行“排练”。
----------
策展人团队简历
范迪安
馆长
1955年出生于福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
从事20世纪中国艺术、当代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艺术博物馆学研究。着有《当代文化情境中的水墨本来面目》,主编《中国当代艺术:1979-1999》、《世界艺术院校教育》、《当代艺术与本土文化》、其他书籍系列。
自2000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艺术。策划的重要展览有:“城市建设:2002上海双年展”(2002年,上海)、第50届、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及总策展人、“20世纪中国画展”(中法)文化年),“中国当代艺术展”(巴黎蓬皮杜中心)。 2005年12月,他调任中国美术馆馆长,提出“以公众为中心”的办馆理念。主持“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2006年年会,策划海外大型当代艺术展览,如“开放中国艺术”(俄罗斯)、“展开现实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陆油画”(台北) )、《漂浮:中国艺术的新一代》(韩国)、《中国:面对现实》(奥地利)、《中国水墨画展》、《中国园林展》(德国);参与策划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型演出节目,参与策划2009年“建国60周年成就展”。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和美国《泰晤士报》均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被美国《艺术与投资》杂志评为“影响世界艺术的50位名人”之一。
李雷
馆长
1965年出生于上海,现任上海美术馆常务馆长、上海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96年以来,主要从事中国抽象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力求将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国际成熟的抽象艺术语言相结合,开创中国抽象艺术道路。创作有“禅花”系列、“忆江南”系列、“武夷意象”系列、“醉湖”系列等。曾在中国北京、上海举办个人画展;美国纽约;德国法兰克福和林茨;阿姆斯特丹,博克斯米尔,荷兰;和比利时布鲁塞尔。出版专集《——李雷,海上著名油画家》、《——中国当代艺术家李雷,诗意抽象》、《当今中国当代艺术家——李雷,楼高天如水》。
近年来策划和管理的重要展览有:“上海青年艺术展”(1999年,上海)、“上海春天艺术沙龙”(2003年,上海)、“上海抽象艺术展”(2004年,上海)、“第六届”上海双年展”(2006年,上海),“第七届上海双年展”(2008年,上海)。
高士明
馆长
1976年出生于山东,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包括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艺术研究和策展实践。
近年来参与策划多个大型学术展览,包括“地方的界限: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系列研究项目(2002-2004)、“图像的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 》(2004年)、《显微镜:中国当代艺术展》(2005年)、《黄盒子:中国空间中的当代艺术与建筑》学术邀请展(2006年)、《第六届圣保罗建筑双年展》中国特展(2006年) 2007年)、《光影的炼金术:第三届连州国际摄影展》(2007年)、《告别后殖民主义: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年)等。如《视觉的思考》(2002)和《地球的界限:亚洲当代艺术与地缘政治的视觉报告》(2003)。他即将出版专着《镜子与面具:现实与现实视觉研究》(2009)。
华谊
助理馆长
1977年出生于上海,现于上海美术馆双年展办公室担任项目策划。
曾参与策划及统筹:《果冻时代》(2007年,上海)、《图像的故事——安特卫普古典与新时代大师展》(2009年,上海)、《果冻时代》(2009年,安特卫普)、并参与协调“第三届上海双年展”(2000年,上海)、“第四届上海双年展”(2002年,上海)、“蔡国强艺术展”(2002年,上海)、“解读现代性——阿姆斯特丹”美术馆藏品展”(2003年,阿姆斯特丹、上海、新加坡))、“形而上学2003”(2003年,上海)、“第五届上海双年展”(2004年,上海)、“古刚果王国文物展”(2004年,上海) )、《第六届上海双年展》(2006年,上海)、《胡向成艺术展》(2007年,上海)、《方力钧艺术展》(2007年,上海)、《第七届上海双年展》(2008年,上海) )、《徐江艺术展》(2009年,上海)《台湾艺术新世代》(2009年,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