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图为今年荣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生态与水文研究》(设计者:刘晓翔)一书。资料图
图注:图为今年荣获“中国最美书”称号的《十二佳人》(设计者:陆志昌)。资料图
图注:图为荣获今年“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的《一一》(设计者:朱迎春)。资料图
今天(19日)上午9点30分,倡导书籍之美的2012年度“中国最美书籍”在上海图书馆揭晓。 20种图书荣获今年“中国最美图书”称号,并将于明年春天代表中国亮相德国莱比锡。参加2013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此次评选将中国最优秀的书籍设计师带到了行业的最前沿。
经过三轮无记名投票,《一一》、《法国现代诗》、《沙漠生物土壳生态与水文研究》等20种图书最终脱颖而出,涵盖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历史等领域评委们认为,评判“中国最美的书”的重要标准包括:书籍装帧的完整性、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书籍功能对书籍功能的提升等。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图书设计师朱迎春、卢志昌、刘晓翔各有两幅作品荣获今年“中国最美书籍”称号。
为使“中国最美图书”评选更加权威、客观,评委自行设计的作品将不参与评选。原则上授予个人获奖作品不超过两件。此外,评审团还建立了评委轮换机制。本届评委会主任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世忠担任,并特邀六位国内外资深设计师担任评委。根据评审轮换机制,来自德国的Utta Schneider女士、来自韩国的郑秉贵老师、来自中国台湾的王兴功老师、来自中国香港的韩秉华老师、来自中国北京的卢静仁老师、来自中国的袁银昌老师今年的评委来自中国上海。陪审团。评委会主任方世忠总结说,今年的“中国最美图书”评选具有三个特点。学术性和工具性设计取得了可喜的突破,为最美图书的设计类别创造了新的亮点。其次,获奖书籍崇尚简洁、流畅。设计形式为内容服务;此外,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强化了民族文化的现代表达,更展现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完美结合。
新任评审团成员乌塔施奈德女士曾连续11年担任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总负责人。她上午告诉记者,今年的“中国最美图书”竞争非常激烈。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中国最美的书并没有盲目追随世界设计潮流,保留了独特的中国元素。她建议中国设计师应该更加注重面板设计的细节以及书籍的可读性,以方便读者阅读。她还赞赏中国设计师在科技和学术书籍方面所做的努力。 “经过互联网的冲击,很多学术资料都有了电子版本。设计师可以为学术书籍做出贡献。德国出版业大约五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最美图书”评选活动,并将获得“中国最美图书”称号的图书送往德国莱比锡参加“世界最美图书”评选活动。次年举行“美丽书籍”评选。 2004年以来,已有八批188种“中国最美的书”亮相德国莱比锡,其中11种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百位文学艺术家手写纪念册)(作家出版社)
手稿采用手写体风格。无论从设计还是布局上都非常成熟和简洁。书脊所用的纸张非常好。关键内容的文字较大,一般内容的文字较小。层次清晰。封面精致大方,就像一个盒子一样。 “纪念碑”的造型很有层次感,立体感很强;政策文本既不单调,也不乏味,能够巧妙地将文件和文件历史结合起来,能够让人产生亲近感。政治文件的创新很有创新性。
《穿墙的艺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画面表现力强,用暖色营造良好的氛围;文字与图画协调,位置排列合理,画面视角不断变化,富有节奏感;呵呵页面构建了广阔的阅读空间,人物就像舞台表演一样,形象生动;版权页和正文最好不要放在同一页上,封面的纸板有点太厚了。
《十二佳人》(故宫出版社)
风格恬静舒展,将美女端庄的容貌和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同一页面上形成动静结合的设计感,留白成为设计的中心;封面与封套有机结合,多处相同元素形成呼应;两个字母一个盒子的排列,既诠释了古典主题,又代表了前卫的设计趋势;这本书堪称书籍设计的杰作
《台北地道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词典书籍独具特色,注重阅读。采用大量文字打造网格分布,板块分布十分清晰。全书摆脱了以往词典繁复的布局,以轻松的编排设计,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里面的字体很大,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书边搜索的设计很有讲究,采用不同的颜色、顺序、长度、深度,方便读者检查内容。我们面对的读者大多是冲动的游客,所以我们以严谨的设计,以文学为中心,打破旅游书籍的匆忙和烦躁。文字的选择非常好,斜体、粗体、细体等线条混合在一起,表达出清晰的阅读层次。楷书符合台湾及大陆民族化的阅读习惯。一本更实用的字典书,改变了过去复杂的设计。在词典范畴中是比较有创新性的。
下一篇
贝嫂 时尚(贝嫂服装)